成都开创保供稳市新模式
本篇文章1690字,读完约4分钟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拥有16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在疫情期间通过科学的工作机制,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供应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起到了稳定市场、稳定人心的作用。它也“逆潮流而动”,催生了一些新的消费模式和新的热点,形成了“成都模式”的保障供给和稳定市场。
供应保障体系完善有效
疫情爆发后,成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市商务局牵头制定了疫情期间全市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计划,加强了对区(市)县的专项业务指导,明确了属地主体责任,建立了样本企业和市场运行的日常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市场异常情况。共同促进生产、销售、物流、市场监管等。一、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日用品脱销、价格异常波动等迹象、趋势和潜在问题,并迅速研究妥善处理。
同时,成都动员相关行业协会、行业团体和各方朋友,拓展省、市、州及国内外采购渠道,采取多种线上线下措施增加订单和库存,确保市场物资供应充足,形成全面、高效、协调的供应保障机制。此外,商业主管部门主动发布认证信息,逐步消除市民对生活保障产品供应的不稳定情绪,促进全市形成不抢购不囤积的理性消费氛围。
关键企业发挥着关键作用
疫情期间,成都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发挥防疫和供应保障主渠道作用。
抓住源头和骨干。成都商务主管部门与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深度对接。一方面,他们大力协助市场完善防疫控制措施,另一方面,他们协助市场组织全省鲜活产品供应,解决鲜活产品运输困难,保证市场供应、质量和供应,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蓄水池”功能。同时,伊敏蔬菜市场、红旗连锁、沃尔玛超市等15家重点企业被确定为重点供应企业的骨干队伍,商务主管部门为其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全方位支持上述企业的正常运营,形成政府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抓住痛点和窍门。针对企业成本上升的实际困难,成都市迅速决定对参与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供应的重点企业(包括批发市场)按物流成本和员工保护成本给予50%的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200万元。成都市商务局会同财政部门也专门安排预拨部分补贴资金,为企业全面参与供应保障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支持。此外,成都还通过多种方式为各类超市和便利店的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精心解决了货源、物流和防疫方面的困难。
春节和疫情期间,成都15家重点企业的5491家门店(包括便利店)坚持正常营业,部分门店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延迟服务和通宵服务。企业还取消了配送中心所有员工的休假,实行24小时待命,尽力保证门店的商品配送,在疫情期间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信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特殊时期担保供应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责任。
生产和销售关键商品的准确联系
粮油、肉类和蔬菜、方便食品和清洁产品是流行期间的主要商品。为确保农副产品的发现、收购和运输,成都市专门召开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场和超市的供应对接会,并加强与其他城市、外国食品企业和日化企业的跨区域合作,引导超市拓展采购渠道,落实上述重点商品的供应。
与此同时,成都市市级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深入种养基地、大型批发市场和重点零售商,打破相互争斗局面,创新合作渠道,完善供应链,确保重要民生商品稳定供应和保价。此外,成都还采取“农民与社会对接”的模式,为广大城市社区提供流动食品市场服务,并启动了18个流动食品市场,每隔一天点送货上门。
行业协会发挥着桥梁作用
一方面,成都市零售商协会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是企业供给保障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它了解企业的需求,是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协会首次倡导在场所管理和内部管理中严格采用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制定零售企业节后复工标准,为商务主管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组织接收防疫资源,并科学或免费分配,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目前,成都市积极引导和全力帮助食品市场和餐饮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截至2月19日,中心城市的490个蔬菜市场已全面恢复运营,24个品牌的388家餐厅采用“非接触式服务”模式提供餐饮服务。一些企业在积极重返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新了商业模式,在危机时刻寻找机会,这不仅保证了供应,也服务了消费者。(成都特派员办事处供稿)
标题:成都开创保供稳市新模式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10084.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业渡疫情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