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成功举行
本篇文章3854字,读完约10分钟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300万。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公众健康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也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这种流行病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多长时间的影响?面对抗击疫情的特殊考验,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4月28日,“携手克服困难:中国企业的国际战争流行病”云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论坛并致辞。
4月28日,“携手克服困难:中国企业的国际战争流行病”云论坛成功举行。前外国使节、专家学者提出建议,一线企业代表分享经验。本次云论坛由中宣部对外宣传局和国资委宣传部牵头,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报道学会、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所、中国外文局国际交流与文化中心(筹)承办,中国报道学会和企业外展智慧传播工作室制作。会议在中国网、腾讯视频等平台上播出,超过200万网民实时在线观看。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宣部对外宣传局副局长赵顺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刘出席论坛并讲话。原国际联络部副部长、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学会会长俞云泉等专家。中国三峡国际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卢炯涛、CCCC海外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俊峰、中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汇川等企业代表分享了防疫经验。中国外语系副主编、中国报道学会会长陈石主持了云论坛并做了总结发言。中国外文局国际交流与文化中心筹备办公室主任张金廷主持了企业的分享和互动讨论。
4月28日,“携手克服困难:中国企业的国际战争流行病”云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战争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政治和经济结构,并将全世界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虽然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已基本被阻断,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但中国企业毫不犹豫地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在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和科技研发等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不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责任的有力体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战争疫情,与世界各国人民同甘共苦,努力维护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在扩大开放中采取的促进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措施,不仅有助于中国保持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实力,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分享发展红利的机会,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杜占元说。
“在这场疫情中,中国建设集团、中国铁路集团、中远船务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马云公益基金会、腾讯公司等一大批中国企业积极向东道国提供医疗救助。他们中的一些人派出了医务人员,一些人提供了医疗用品,一些人协助改造了防疫医院。华为在新冠肺炎启动了肺炎快速筛查项目,为几十个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宣部对外宣传局副巡视员赵顺国表示,要积极向外界讲述中国抗疫的故事,与国际社会分享有效防控的经验,充分宣传中国企业在抗疫方面的国际贡献,塑造中国海外企业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良好形象。
以中央企业为例,面对国际疫情,中央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援助和出口医疗防护用品,为全球防疫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在欧洲、南美、非洲等地,由中央企业协助的海外版火神山医院已经开花结果。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企业防疫指导工作组不仅做好了建设项目的防疫工作,还带来了防疫工作的“中国计划”。
“中国企业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影响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工作局副局长刘表示,中国企业坚持开放共赢的态度,积极应对挑战,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央企业将更加开放。这种态度深化了国际合作,促进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恢复和发展。”
这种流行病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远远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从世界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下降6.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下降16.1%,商品进出口总额下降6.4%;高盛估计,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将下降9%,第二季度将下降34%。
前国际联络部副部长、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说,这一流行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防止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世界各国继续尽最大努力阻止这一流行病,另一方面,他们相继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和民生救济计划。“一场巨大的经济复兴战争已经开始”。虽然中国经济总趋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内外循环受阻,下行压力异常。
“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确保居民就业、基本生活、市场主体、粮食和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以及基层运行。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各地恢复了工作,恢复了生产,恢复了运输,并迅速得到推广。企业大部分经营活动基本恢复,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缩小。”于洪君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表示,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调整面临新的矛盾,稳定外贸和外资任务艰巨。他建议,要深刻把握海外疫情变化,与主要业务伙伴保持良好沟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保持海外投资稳定,创造条件恢复生产,加强管理,控制经营成本;继续坚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高内部创新能力,确保外部质量和数量。同时,积极扩大市场多元化,增加对疫情稳定地区的出口,并拓展新的空市场空间;关注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变化,扩大国内销售,缓解企业阶段性困难。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的影响
从国内来看,中央企业二月底复工时的再生产率超过90%,现在已经达到99.4%。一大批中央企业主动搭建对接平台,释放项目需求,缓解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困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有序复工和协调运行,率先落实国家减费、减租、免租的政策要求。从海外看,目前中央企业海外机构和项目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项目5000多个。中央企业正在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调,努力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有序建设,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三峡国际公司作为中国三峡集团国际业务的重要执行机构,其市场、业务和资产主要在海外。在疫情初期,公司的全球“海涛”支持预防和控制国内疫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后,国内物资被紧急收集和运输,以支持国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三峡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陆说,三峡国际公司为做好海外工程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三包”:一是保证人员安全,二是保证物资需求,三是保证生产经营。
"支持国内防疫、国外防疫、复工复产是我们的三条战线."CCCC海外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俊峰表示,为了做好防疫和生产工作,CCCC的海外项目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网格运营模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在确保自身项目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们积极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和帮助。“疫情使各国更加重视医疗设施和应急储备的建设,这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项目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积极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有了疫苗,企业就能保证更好地恢复工作和生产。
在抗击疫情中,中国生物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以战时思维、面向战争,从新发皇冠肺炎的检测、治疗和预防三个维度入手,为新冠肺炎实现“可诊断、可治疗、可预防”的肺炎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会川表示,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情况来看,由中国生物制品武汉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世界上首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好、效果显著。
出海企业应密切关注东道国的舆论
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掩盖其无力抵抗疫情的事实,对中国进行了诬蔑,他们投掷花盆,大肆宣传“中国的源头论”、“中国的隐蔽论”、“中国的利润论”和“中国的补偿论”等。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形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流行导致了世界舆论领域的混乱."于洪君说,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舆论战与经济战、外交战和法律战紧密交织在一起。
“海外企业要密切关注东道国的涉华舆论,及时进行调研和判断,做好员工和客户的工作。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国际主流媒体、社会账户等新媒体积极发声,加强与东道国政府、媒体、智库等的沟通。,维护我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赵顺国说道。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所所长俞云泉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疫情下的国际舆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国际舆论对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必要的信心;在中间层面,国际舆论倾向于负面解读中国的整体形象;微观上,在疫情期间,国际舆论越来越担心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应对国际舆论风险的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品牌和形象建设的“四力”:一是巩固企业的“硬实力”,协调防控和生产;二是提高企业的“软实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增强企业的“智慧力量”,多方面做好形象传播;四是扩大企业的“聪明实力”,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预警工作。”余云泉说道。
中国外语系副主编、中国新闻社社长陈石表示,疫情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国际交流能力是一次“大考验”。面对疫情的冲击,中国企业只有提高造血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应对未来突发事件的免疫力。面对新形势,企业应进一步考虑如何调整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并制定危机预案。
标题:“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成功举行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11609.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