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印发指导意见 力争到2025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4亿亩
本篇文章1007字,读完约3分钟
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3月27日消息,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深入实施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坚持生态优先、用耕结合、稳产高产、节约成本、增效的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努力,使农业机械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产业培育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行。 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推进整体扩张和重点突破,加快在东北适宜地区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5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将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耕地总面积的70%。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充分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装备体系,夯实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技术应用规范到位。经过不断努力,保护性耕作已成为东北适宜地区的主流耕作技术,该地区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年度目标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确定保护性耕作的具体区域和年度实施目标。区域计划的实施应与农民的认知接受能力和关键设备支持服务能力相适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制命令。到2020年,东北四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700万亩、辽宁省800万亩、吉林省1300万亩、黑龙江省1200万亩)将实施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各省(区)将建设不少于8个县作为整体推进保护性耕作,不少于30个县乡两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各省(区)2021年和2025年的年度任务根据上一年的执行情况确定。
在技术方面,重点推广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秸秆覆盖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各地要结合土壤、水分、积温、作物行距和作业规模等实际情况,创新、优化和推广特定的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完成病虫害防治、水肥施用和深松等田间管理技术。在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秸秆覆盖地面的比例,尽量减少耕作频率和强度,减少土壤扰动,提高保护性耕作质量。
政策方面,中央政府从现有渠道安排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补贴资金,以大型专项+任务清单管理的形式发放给地方政府实施;东北四省(区)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完善保护性耕作发展政策体系,协调其他相关政策,共同推动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政策集聚效应。
收缩文本
放大文本
标题:两部委印发指导意见 力争到2025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4亿亩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8875.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投行观点:澳大利亚失业率恐飙升
下一篇:隔夜Shibor升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