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 对整个社会是一场“及时雨”
本篇文章1371字,读完约3分钟
每个评论员李雷
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下,打这场防控战无疑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由于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了后续影响,这种“防控”也需要提前部署,这不仅是维护市场信心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最近,各省市不断推出“大动作”,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和困难,可以说是政策层面上的一场及时雨。
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毛细管和社会的“就业之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56789”关于民营企业的判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即“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市劳动力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其背后是千千数亿个就业岗位和数千个家庭。只有企业充满活力,就业才有保障,经济才有活力。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朱武祥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的企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现金余额,33.1%的企业可以维持两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三个月。也就是说,根据账户上的现金余额,67.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可以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客观地说,流动性是企业长期的“痛点”,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由于疫情的出现,零售、服务、餐饮等下游行业已经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开工建设的延迟已经打乱了制造业的供应链。
有句谚语说,一粒时代的灰烬落在一个人的头上,那是一座山。事实上,这就像落在一个企业的头上。要超越它,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同时政府也必须“伸出援手”。现在,政府的这些“有形之手”已经在采取积极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8日,全国已有13个省、直辖市和20多个市、区出台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苏州市政府的反应最快。早在2月2日,它就发布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十项政策意见(以下简称“苏联十大福利”),成为后来许多省市学习的榜样。其次是北京、河北、浙江、黑龙江等省市直辖市,以及莆田、宁波、湖州、苏州、济南等20多个城市和地区,陆续出台了包括减免税、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金融支持等政策。从多层面减轻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加大支持力度,稳定岗位。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减税和减费政策将成为地方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其持续时间有关,因此优惠政策和之后的持续时间也应取决于疫情,这将支持真正的付诸行动。
推进疫情防控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是疫情形势下提出的新命题。更具体地说,面对流行病等公共事件,应立即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同时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的机制。
一方面,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市场力量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必要扩大一些地方政府有限的应急能力和资源。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坚持这一理念可以避免给企业优惠政策,同时,由于防疫和控制的需要,会出现政策错位现象,缩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
保持和维持市场信心,关键在于实体经济能否持续保持活力。虽然这些政策在本质上属于非常时期防疫控制的“特殊事务”,但减轻企业负担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长期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实施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突破的管理命题。
330个城市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标题: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 对整个社会是一场“及时雨”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9196.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议”士 请你来为每经“代言”
下一篇:科学防控疫情 有序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