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播成为一种新农活儿
本篇文章112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南京4月20日电:当直播成为一项新的农业工作时,
新华社记者杨少功、赵九龙、郑
一顶渔夫帽,一件花领衬衫,一条百褶裙,一双白色帆布鞋,脸上有点粉,厚厚的口红却不亮...一个“90后”的女人穿成这样,你会认为她是去购物。但是跟着她出城,到村子里,到温室里,你就会知道她要去田里了。
她叫韩晓文,26岁,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的一名“新农民”。
宿城区更车镇有一个35万平方米的温室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有30多个园艺经营者和2000多种肉质植物。韩晓文是博雅园艺车间主任,住在镇上,工作在农村。
最近,记者来到农业园区,发现由于疫情,这里的春天并不比往年差。明亮的阳光照射到温室里,各种肉质植物被密集地堆在苗床上,或者整齐地展示在地上,或者聚集成点缀在各处的小场景。这是花季,花和箭偶尔会冒出来,就像竹竿上的灯笼,又小又独特。
温室不仅是一个种植基地,也是一个销售商店。两个大玻璃房间是办公室,里面有电脑,墙上写着“生活永不停止”。但是大多数时候,里面没有人,所以不可能在网上商店等兔子。“新农民”必须主动出击。相机、充电宝贝、三脚架……散布在鲜花周围的“新农具”揭示了“新农民”的秘密。
在他的身后是一片花海,而在他的面前是成千上万的网民——打开直播软件,面对着镜头,韩小文一点都不害怕,而且是老式的带货直播。“最多有30,000人观看,比我这辈子见过的还要多。”
从宿迁学院毕业后,韩晓文担任平面设计师。加入园艺和种植团队,最大的感受是“非常有趣和快乐”。在网络广播时代,农业仍然依靠天气为生,但农民不再“背对天空面对黄土”。
在温室的角落里,李和他的妻子正在为粉丝们直播肉质的生长。我不到十岁的女儿在花丛中跑来跑去,这成为直播中最生动的背景。“一整天的直播可以带动两三千元的销售额,很多客户已经成为我们的‘铁粉’。”李边说边给花盆贴上标签,标签上写着网友的身份证。
花盆和快递单被收集在温室的另一个角落,包装后送出。最快的时候,从现场预订到交付只需几分钟。
在疫情期间,订单短暂下降,但很快随着快递业的恢复而恢复。“人们可能没有大房子,但他们可以有一个多肉的森林。肉质、抗旱、色泽小,能给人精神食粮。”韩小文说道。
通过现场直播,“粉丝”不必带太多肉回家。温室里设立了一个寄养区。就像宠物寄养一样,“粉丝”想随时观看,主持人随时打开摄像机。
直播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2019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现销售额约9亿元,吸引了韩晓文、李等2600余名周边人士。,并帮助170多名建立档案和建立卡的低收入人群增加了收入。今年,这些数字预计将继续上升。
当现场直播变成“新农活”,摄像机变成“新农具”时,“新农民”的青春也像花一样在田里绽放。
标题:当直播成为一种新农活儿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10971.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