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监管发出风险提示 谨防“代理退保”骗局 广东上线维权小程序
本篇文章2486字,读完约6分钟
爱文保险[保险观察]
3月23日,山西省银监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防范“代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承诺完全退保”的风险提示》。
在风险警示中,山西省银监局指出,一些社会组织和人员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代理全额退保”,打着“职业保险权益保护”的幌子承诺全额退保,这种做法激怒和鼓励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向监管部门投诉,无视保险合同,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保险公司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手续费从中获利。
除山西银监局外,福建、厦门、广西等地的银监局近日也发布了同样的风险警示,提醒消费者谨慎办理退保,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注意个人信息安全等风险。
为畅通保险维权服务渠道,广东保险业率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正式推出“广东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微信小程序”,帮助保险消费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
- a i a s k i-
山西省银监局:防范“代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承诺全额退保”风险提示
第一
注意保险,谨慎选择退保。
期限超过一年的寿险产品一般有相关的犹豫期协议,投保人在签保单后有一定的犹豫期(一般为10天,长期健康保险产品不少于15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在犹豫期间,被保险人可以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但应退还保险单,保险公司应退还所有保险费,除扣除一定费用外,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
如果您在犹豫期后退保,被保险人将承担一定的损失。保险产品一般具有长期保障功能,消费者退保后会失去相关的保险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当消费者申请保险时,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职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他们在投降后申请保险,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如保险费增加、等待期重新计算甚至拒绝保险等风险。
2号
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合理购买保险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根据自身的风险保护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自己的保险产品。
我们应该仔细阅读保险条款,详细了解保险产品的功能,以及具体的保险责任、保险保证期、支付方式、保险金额等。,特别是产品的承保范围、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具有分红和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具有不确定的产品回报,应遵守保险产品和相关保险合同的条款,不能相信销售人员的夸张和口头承诺。
3号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消费者对保险合同和保险服务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服务需求,可以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登录公司官方网站,或者直接联系公司相关机构网点和客服人员进行咨询和处理。
如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服务纠纷,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保险行业争议调解组织申请专业免费调解;您也可以拨打中国银监会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反映相关情况,或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
4号
如果你被非法侵犯,你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妥善保存个人身份信息和政策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犯罪分子盗窃、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利用投诉、投案进行诈骗,以及受到恶势力威胁、恐吓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2
- a i a s k i-
厦门银监局:防范“代理退保”陷阱的风险提示
当保险消费者与所谓的“代理退保”机构或个人合作时,存在以下风险:
第一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保险消费者向这些机构或个人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码、保险单、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和相关照片,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使用的风险。
2号
经济损失风险
“代理退保”的机构和个人除收取一定比例的“咨询费”和“手续费”外,还可以通过掌握自己的银行卡账户来截留和占用保险消费者的资金。
3号
失去保险范围的风险
保险消费者投降后,他失去了保险保护。由于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差异,再投保时保险费率和承保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这可能使再投保变得困难。
特别是当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保险产品被保险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职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您想在退保后再次购买这类保险产品,您可能会面临拒绝承保、保费上涨和其他费率调整的情况。
4号
法律风险
如果一个保险消费者被教唆或唆使捏造事实、编造理由、伪造证据和材料,甚至非法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就有犯罪的危险。
5号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需要退保,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热线、面谈等方式直接联系保险公司。,了解更多关于保险合同的条款和退保的后果,并对退保做出谨慎的决定。
对于保险合同纠纷,您可以向厦门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联系电话5908359)申请免费调解;如果您认为某保险公司涉嫌违反保险监管法律法规,您可以通过信函、走访或致电(全国统一银行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78)向厦门银监局举报。
3
- a i a s k i-
维权更容易——广东保险业推出消费者保护微信服务小程序
2020年3月15日,在广东省银监局的指导下,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正式推出“广东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微信小程序”,拓宽“非接触服务”的渠道和场景,帮助保险消费者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当保险消费者或其法定代表人认为保险公司或其员工在购买保险产品或接受保险相关服务时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保险消费者或其法定代表人可点击小程序进入“我想投诉”并向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报告相关情况。
当保险个人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发生保险合同纠纷或保险服务纠纷,经双方协商无法解决时,保险消费者本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可以点击小程序上的“我想调解”,向行业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在投诉或通过小程序申请调解后,保险消费者可以点击“查询进展”,通过有效身份证号码查询案件进展情况。如果无法查询案件信息,您可以在24小时后再次查询,或者在工作时间拨打020-875-12378咨询。
下一步,广东保险业将进一步提高保险纠纷和投诉的调解效率,实现“消费者信息多办事少”,有效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认同感和保险公司的参与度。
以上内容来自山西、厦门和广东省银监局的官方网站。
标题:多地监管发出风险提示 谨防“代理退保”骗局 广东上线维权小程序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8772.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