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搜索报中文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乌拉圭国内发生的实事资讯、乌拉圭足球队、乌拉圭签证、乌拉圭旅游、乌拉圭留学、乌拉圭国家队明星的最新资讯。

主页 > 要闻 >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来源:搜索报中文网作者:范李更新时间:2020-09-24 07:49:41阅读:

本篇文章2735字,读完约7分钟

在a股市场,有几个热门话题,如上市,退市和再融资。原因是这些东西在宏观上与市场生态密切相关,在微观上与公司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退市为例,每年都有很多讨论,但要下结论并不容易。在过去的两年里,退市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局面。今年年初以来,华业资本、宝倩丽和华锐风电已经宣布告别a股。回顾过去的2019年,它创下了历史上从这两个城市退市的公司数量最多的记录,有13家公司退市。2012年,第一个面值退市指数是“只听楼梯响,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下来”,但在2019年,近一半的退市公司因此退休。一度曾遭遇不良政策的退市常态化,逐渐变成光明的未来。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今天,出口方终于有了正常的面貌,这意味着市场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上,退市规范化的难度不在于制度设计本身,而在于相应的市场基础和市场共识的构建。回顾过去,a股退市制度已有近20年的历史,经历了四轮改革。关键是市场问题是由市场来解决的。2001年,退市制度生根发芽,确立了以净利润为核心的退市标准,明确了风险预警、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主要环节。10年后,2012年推出了“历史上最严格的退市制度”,金融退市指数得到改善,首次推出了面值退市指数。此后,经过2014年和2018年两轮改革,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等制度相继出台。有人可能会问,经过20年的退市改革,国外有成熟的经验,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制度要在实践中实施,就不能脱离市场基础和市场共识。近20年来,在优化和巩固市场基础、深化市场共识的过程中,退市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并逐步推进。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退市制度改革的每一步都印证了这一事实。在市场建立之初,大家都认为上市公司是“珍宝”,根本没有“退市”这回事,如果真的退休了也没人能接受。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意见认识到,上市公司不仅是“珍宝”,也是“空壳”,如果不允许其退出,就很难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但即便如此,起初只有pt系统被引入,它并没有直接退市。与一般公司不同,pt公司每周五集中竞价一次,本来是希望在市场中实现优胜劣汰,但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出现了集中炒作。在公众的期待下,退市制度诞生于2001年,基本确立了三年停牌和四年退市的标准。首次出现了退市环节,即风险预警、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当年,上海股市的pt水仙因“四连败”被强行退市,打开了a股市场退市的大门。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在接下来的10年里,这扇门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打开和关闭,只有45家公司被迫退出这两个城市的市场。在此期间,对于是否可以加快退市或是否可以充实指标,人们提出了很多意见。这些声音看到了退市的“困难”,但没有深究“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与退市的“难度”相比,它是上市的“难度”。因为上市不容易,壳资源会如此稀缺,其价值自然会上升。对于投资者来说,“买方自负”的概念还不成熟,政府的“心态”随处可见。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每次我们谈论退市改革,每个人都清楚地认为,我们必须改变,严格,并撤退到最后;一旦这个案子被执行,这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谨慎,而那个人认为情况不同。上市公司已经尽力避免退市,各种资本和地方政府都愿意投入各种资源来挽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投资者愿意为“乌骨鸡变成凤凰”的故事买单。因此,出售资产和政府补贴已成为通常的“例行公事”,会计处理的把戏也并不少见。破产重组、借壳上市等“大名”, 空也是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即使在2012年,仍有“中国好同学”捐赠资产来拯救被摘牌的袁波。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公司一再濒临退市,但它们往往“安全着陆”。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该制度已经建立,但退市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的股票估值和流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市场价值驱动的避免退市的动机更加强烈。2007年后,上海股市连续几年没有强制退市的公司。到2012年,这两个城市已经留下了许多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停止了很长时间,但没有撤退,这被称为“不朽的鸟”。加大退市力度已成为各方共识。退市制度带来了新一轮的新变化。在这次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确立常态化的目标。在指标方面,完善财务指标,建立新的市场指标。在程序上,公司不再被允许无限期延长补充材料的使用,并设定了30个交易日的严格时限。在支持系统中,建立了新的风险预警板,引入了退市期,并建立了重新上市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上下退市链。2014年,第一家被强制退市的企业——ST畅游在6年后重新出现在上海股市。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2012年的改革明确了退市的大方向,建立了系统的退市制度。然而,实施后,真正退出市场的企业仍然很少,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对退市的规定不够全面,对主要违规公司难以及时清理,市场改革呼声相当高。2014年,新一轮退市改革再次启动,积极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应运而生。在新制度下,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家主动退出市场的公司,创新性地给予股东现金选择权,退市过程平静。2016年,*圣袁波承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揭露了该法案的欺诈行为。经过调查,这成为第一次重大信息披露非法退市的做法,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威慑。此后,退市制度在2018年再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严重违法退市的标准和适用范围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一路上,静水流得很深。体制改革也在引导和重建市场的基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近3年st板块指数的跌幅明显高于大盘,3年平均年跌幅偏离-21%。这意味着市场估值正走向一个新的均衡,高质量的产品价格更高,而低质量的产品价格更低。在过去的两年里,面值被摘牌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这只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在这背后,投资者实际上是在“用脚投票”,以市场力量而非监管为主导,形成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市场运行机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出口方面的市场改革已经完成。我们现在不满意的是,仍然有很多公司普遍认为他们应该及时退出市场。每年退出市场的公司数量仍然很少,退市程序链仍然很长。可以想见,下一次退市改革也将聚焦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新《证券法》已于3月1日正式生效,授权交易所制定与退市相关的业务规则,从而为退市制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空间。这不仅是对提前退市市场化改革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对后续改革的信心和期待。

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改革往往触及内在的利益格局,往往需要摆脱旧的观念。退市制度改革也是如此,力度轻而重,节奏急而缓,但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为手段,巩固市场基础,凝聚市场共识。近日,国务院发布特别意见,要求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要素配置体系。就资本市场而言,显然应该改革和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交易和退市制度。在这股东风下,我相信新一轮的退市制度改革将加快步伐,资本市场出口端的建设也将呈现出全新的格局。

标题:市场的力量:退市制度改革小史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11557.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搜索报中文网介绍

搜索报是乌拉圭首都最大的报刊,乌拉圭共和国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接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居民约90%是白人,其余有8%的印欧混血种人。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首都为蒙得维的亚。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农牧业发达。现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