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损失抢回来”——在鲁台企加码大陆市场
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济南4月30日电(记者吴曙光)尽管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造成短期影响,台资企业仍未停止培育内地市场的努力。自今年年初以来,山东省实际使用台资已逆势增加。山东和台湾的许多企业都表示,他们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努力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
“我们计划改造生产线,引进48台新设备来扩大生产。疫情过后,我们会做好工作,挽回损失。”山东德州元极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一说。
据统计,元吉纺织一季度出口创汇1428万美元,同比增长144%。刘一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大家对这样好的表现感到兴奋,总部也很满意。
元吉纺织于1993年落户德州,主要生产牛仔布。近年来,公司主动适应新形势,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同时注重研发,开发高档面料,改变过去与同行讨价还价的模式;在注重销售的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刘一说,目前,他正在密切关注国外疫情的发展,并已开始增加国内销售和扩张。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泰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月份增资3100万美元,主要生产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用面粉和面食制品。王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捆绑企业。随着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萎缩,它主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其他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它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更多的工厂并扩大生产能力。
据山东省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介绍,自今年年初以来,山东省实际使用台资有逆增趋势。全省新增12个台资项目,实际使用台资项目4.3亿元,同比增长57.26%。投资领域涉及山东省“十大”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现代高效农业等。此外,两家台资企业增资2.4亿元,同比增长131%。
据报道,山东省今年已经签署了五个新的台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富士康科技集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以网络视频形式签署了富士康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2020年开工建设,2025年投产。
4月17日,台资项目“惠民云医疗服务平台”签约仪式在泰安举行。该平台由台资公司甘龙国际控股集团的子公司上海西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4亿元,将基于无人值守智能移动药房为“互联网+药品”搭建一个新的保障供应平台。
今年前两个月,山东与台湾的贸易额达到47.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对台湾出口17.7亿元,同比增长2.3%,对台湾进口30.1亿元,同比增长7.6%。
山东省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刘源表示,将围绕山东重大发展战略和“十大”产业,大力开展对台“双招双引”,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推进台商在山东投资和鲁台融合。
标题:“把损失抢回来”——在鲁台企加码大陆市场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11655.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