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重新归来 仍需警惕二次冲击
本篇文章2564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的消费正在解冻。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郭毅3月26日表示,未来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稳步上升,一些被疫情延迟的刚性消费将得到补充。
最近,随着当地疫情基本被封锁,中国许多地方开始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越来越多的超市、商场和餐馆重新开业。根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22日,中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000061)的平均恢复率达到97%,大型超市达到96%,农贸市场和蔬菜市场达到94%,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达到90%。
“中国的业务已经反弹,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场危机的另一面。”耐克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多纳霍说。
据法新社3月25日报道,耐克高管表示,亚洲主要市场的消费者已经开始返回商店。此前,中国季度营收罕见的下滑因电子商务收入强劲而得到缓解,而日本和韩国也显示出复苏迹象。多纳霍表示,中国商店的重新开业为世界其他地区开展业务展示了一条可能的道路。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不断探索重启全球供应链的新途径。从制度角度来看,虽然亚洲的消费可能在第二季度反弹,但欧洲和美国等其他地区的严重流行病可能会阻碍亚洲的经济复苏。此外,油价持续走低有利于增加亚洲国家的国内需求,但往往不利于亚洲经济体的出口。亚洲经济体应该警惕可能的第二波冲击。
“中国市场又回来了”
“消费者又回到了商店。他们经常戴口罩,但他们回来了。”多纳霍说,这种情况在日本和韩国也开始出现。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耐克在大中华区的7000多家门店中有75%被关闭。然而,随着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耐克在中国的门店在2月底逐渐开业,80%的门店已经开业。
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耐克于3月16日关闭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外的所有门店,包括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多纳霍预测,欧洲和美国将很快进入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但我们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历让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将看到这场危机的另一面。”。
然而,鉴于不同国家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同,多纳霍警告说,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发展时间线也将不同。
截至3月13日,不仅耐克,苹果在中国的42家零售店都已恢复运营。相比之下,大中华区以外的所有458家店铺都在3月14日至3月27日关闭。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将根据不同社区的情况,在4月上半月分阶段重新开放。
重启全球供应链
虽然零售业重回正轨,但中国制造业正逐步从疫情的影响中复苏。"实时指标显示,中国正在重启工业园区."桑福德·伯恩斯坦的分析师说。
以汽车工业为例。据彭博社3月26日报道,SAIC和大众的几乎所有工厂都已恢复生产,宝马在沈阳的工厂和福特在中国的工厂已于2月中旬恢复生产,丰田在广州和长春的工厂已恢复正常的两班制,菲亚特克莱斯勒90%以上的经销商及其与广汽合资企业95%的员工已恢复工作。
特斯拉的恢复水平甚至更令人满意。该公司的一名代表表示,自2月10日恢复生产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的产能已经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每周可以生产3000辆汽车。
“公司如何反击?”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君妮指出,在这种流行病下,中国企业一直在探索重启全球供应链的新途径。
受备件、劳动力短缺、部分地区封锁和运输能力的影响,许多企业恢复生产的速度有限。然而,制造oem企业一直在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例如,订单被转移到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以弥补一级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造成的损失,一些企业还将一些核心和关键业务转移到自己的工厂。
一些oem企业冒着风险改造他们的生产系统,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例如,今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业下降了90%以上。当时,上海通用五菱迅速转型生产医用口罩,不仅为公司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了满足生产的就业需求,许多企业同时采取措施。除了网上办公,一些企业还与当地政府谈判,通过包机甚至包机收回外籍员工。一些企业还为新招聘的技术工人提供快速培训,一些正式工人甚至在关键生产领域做小时工。
此外,随着流行病加剧了一些制造部门的供应来源的竞争,议价能力已经从原始设备制造商转移到供应商。例如,特斯拉最近宣布与《宁德时报》(300750,catl)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它在中国生产的3型电池将不再由松下独家供应。此外,去年年底,宝马还与《宁德时报》敲定了一笔73亿欧元的锂电池订单。
警惕第二波挑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亚洲经济已经完全复苏。
德意志银行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加坡、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经济活动正步入正轨,消费将在4月份回升,并在第二季度反弹。然而,鉴于欧美疫情形势严峻,亚洲应该警惕可能出现的第二波挑战。
“尽管消费正在逐渐复苏,但由于美国和欧盟需求萎缩,亚洲出口可能会走弱。”德意志银行预测,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将基本停止,欧元区将会衰退。继去年出口下降0.6%后,今年亚洲出口可能继续下降3.7%,但预计2021年将反弹7.7%。
此外,尽管最近油价下跌有利于大多数亚洲经济体内部需求的增加,但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往往不利于出口。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景杰对《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油价下跌不仅是预期供应冲击的结果,也隐含着市场对原油需求的负面展望。需求前景消极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的海外肺炎疫情仍在恶化。这将在宏观层面对大宗商品需求产生影响,而原油是其中一个副作用。”
德意志银行认为,如果油价继续走低,将对亚洲出口构成新的下行压力,如果明年油价恢复到50美元以上,将有利于出口。
2019年,中国三大出口国和地区是欧盟、东盟和美国。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疫情监测系统,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9: 00,欧盟国家中已有80,589例新冠肺炎肺炎确诊病例。西班牙确诊病例总数为57,786例,德国为43,938例,法国为29,566例,均位列世界前十名。东盟的情况稍好一些,马来西亚确诊的病例为2031例,是最糟糕的病例。美国已确诊85,486例病例,是海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穆迪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史蒂夫·科克伦(Steve cochrane)表示,“全球消费者信心的减弱将消除或减少对亚洲商品的需求,并阻碍该地区的复苏。”据该机构介绍,由于全球旅游仍大部分受到限制,全球经济受到封锁的困扰,复苏仍然非常困难,亚洲经济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全恢复运行。
标题:中国市场重新归来 仍需警惕二次冲击
地址:http://www.wq4s.com/wlgyw/9070.html
免责声明:搜索报是乌拉圭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周报,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搜索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